金融“反内卷”:向“低质”内耗亮剑
• 阅读 15496
金融行业本是服务实体经济、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领域,一段时间以来,潜藏在效率革命表象下的无效内耗,正让行业偏离初心。从无休止的低费率价格战到同质化产品过度开发,从人才恶性竞争到盲目追求短期业绩,这些内卷式竞争模式,不仅侵蚀着金融行业健康生态,更不断削弱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破解金融内卷困局,必须对“低质量”内耗说不。
在金融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,内卷现象悄然蔓延。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,为争夺有限客户资源,不断压低手续费、提高收益率,陷入“价格战”的恶性循环。一些券商为吸引客户,将佣金率降至近乎成本线;部分银行为完成存款指标,推出高息揽储产品,变相抬高资金成本。
在业务层面,金融机构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。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保险产品,创新不足、跟风严重,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。这种低水平重复竞争,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程度。
金融行业内卷式竞争是行业发展失衡的显著表现,其本质是金融资源在低水平竞争中的无谓消耗。若任由金融行业内卷之风持续,将带来诸多严重后果。
首先,行业生态将遭受严重破坏,恶性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,中小金融机构生存愈发艰难,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,不利于构建多元、均衡的金融体系。
其次,内卷会削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当金融机构将大量精力消耗在内部竞争中,必然减少对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持。资金可能在金融体系内空转,难以流向真正需要支持的制造业、小微企业等领域,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再者,人才过度消耗将阻碍行业长远发展。优秀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,而内卷导致的高强度工作、高压环境,使人才难以沉淀和成长,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才瓶颈。同时,员工职业幸福感降低,行业吸引力下降,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人才流失。